簡述:
長沙必將成世界工程機械重鎮 引進來,走出去,我省力爭明年行業主業收入超2100億元 5月15日,長沙國際會展中心,三一集團設備表演區開展的挖掘機表演吸引了眾多人圍觀。記者李
5月15日,長沙國際會展中心,三一集團設備表演區開展的挖掘機表演吸引了眾多人圍觀。 記者 李健 攝 5月16日,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山河智能展區,SA60L輕型飛機吸引了不少觀展者。 記者 唐俊 攝
2018“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中,長沙是全國唯一4家企業上榜的城市;湖南的工程機械產業規模從2010年起,已連續保持全國第一。湖南,正雄心勃勃打造工程機械世界級產業集群。 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現場,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本土巨頭光芒四射,恒天九五、星邦重工、響箭重工、拓沃重工、慧盟重工、潤天智科、中砼標機械等中小企業,也一展英姿,向世人宣示了工程機械湘軍的光榮與夢想。 攻略 工程機械湘軍的 “走出去”之道 5月15日,湖南工程機械龍頭企業齊聚“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與工程裝備商務峰會,分享了各自在開拓“一帶一路”基建項目上的經驗。 山河智能國際營銷公司總經理彭輝:秉承穩健作風 山河智能秉承穩健作風,尋求多方融資渠道。2008年,山河智能開始了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合作;今年,還將與其進行深度合作,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為降低經營風險,愈發重視與相關中央企業的聯系與合作。 三一重工副總裁李京京: 最重要的是本地化 三一重工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本地化。如三一在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的同時,還意識到當地對工業發展的需求。企業的國際化,應該要能促進共同體的打造,不僅考慮自身經濟利益,還要考慮促進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中聯重科副總裁熊焰明: 難的是“走進去” “走出去”第一步不難,難的是“走進去”。中聯重科通過完善全球貿易和全球布局,“走出去”抓住文化融合和國際合作,發展內核,實現技術融合共享,最終實現“走進去”。通過集合全球資源,提供創新方案,為中聯重科合作伙伴融入、共建和諧的“一帶一路”生態圈。 強大基因 這里是“中國工程機械之都” 卡特彼勒來了,約翰迪爾來了,徐工、柳工來了…… 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盛大開幕。近1200家全球知名工程機械企業驚艷亮相。其中,全球排名前50強的企業就達24家。 這些行業“大佬”能參加這個展會,只因為,這里是湖南!這里是長沙! 而長沙被譽為“中國工程機械之都”。 2018“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中,長沙是全國唯一4家企業上榜的城市;湖南的工程機械產業規模從2010年起,已連續保持全國第一。 今年4月,英國KHL集團權威發布的2019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顯示,工程機械湘軍有3家企業進入全球50強,其中三一重工居第7,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分居第13、第34名。 雖然前幾年工程機械行業經歷“寒冬”,但今年以來,我省工程機械行業喜報頻傳,顯示行業已完全“回暖”。 4月18日,中聯重科高空作業車新品發布會在長沙舉行;4月29日,三一新一代寬體礦石運輸車在沈陽下線;5月12日,我國首臺出口韓國的盾構機已運抵韓國港口…… 在2017年、2018年均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后,我省工程機械行業今年一季度依然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三一重工凈利潤32.2億元,同比增長114.7%,業績為公司歷史同期最佳; 中聯重科凈利潤10億元,同比增長166%,其中工程機械板塊增長近50%; 山河智能、鐵建重工、天橋起重、星邦重工、江麓機電等企業的盈利數據也十分靚麗……全省工程機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大都賺得盆盈缽滿。 “花開”全球 走出去,為中國爭地位,與世界同行 接近北極圈的永久凍土帶,三一重工的旋挖鉆機經受住了零下60攝氏度的極寒氣候考驗;炎熱干燥的卡塔爾,中聯重科的塔機正在為世界最大的膜結構建筑解決中重型鋼結構安裝難題;莫斯科地鐵工地,鐵建重工的大型盾構機如“鉆地巨龍”般加速掘進…… 如果把每一臺湖南造的工程機械標注為一個紅點,打開世界地圖,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會被數萬個紅點點亮。
長沙必將成世界工程機械重鎮
引進來,走出去,我省力爭明年行業主業收入超2100億元
上一篇:國內工程機械后市場迎來爆發